查看原文
其他

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致谢同济设计集团对新馆建设的贡献


近期,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致函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(集团)有限公司,感谢集团为总领馆新馆舍所做的贡献。


感谢信全文如下:


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之际,作为国庆献礼,我国驻慕尼黑总领馆馆舍新建工程正式建成启用。该工程由集团都市院和建筑设计一院承担设计,总设计负责人为都市院王志军和李振宇教授。



慕尼黑总领事馆馆舍新建工程设计工作自2010年接受外交部委托展开。在第一阶段,李振宇和王志军领导设计团队研究建筑方案,直到项目方案优化完毕。设计以“在地化”的“和而不同”为理念,塑造了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空间与形态,建筑造型体现了慕尼黑建筑的“朴实”、“简洁”特征,同时,组织了丰富的、具有德国“在地化”与中国“在地化”相结合的建筑与外部空间序列。



建筑基地处于慕尼黑市区西南部,是一个办公、住宅等地块混合区域。如何落实德国“建造规划(B-plan)”以及满足当地公众参与等建设法规程序,成为下一步设计工作的重要任务。王志军和建筑设计一院的同事们先后完成考察、可行性研究、前期规划与当地各机构的谈判交流工作,进入初步设计和报批、施工图设计、室内设计、景观方案以及其他专项设计组织等工作阶段。



在该阶段,需要和德国当地建筑师进行配合,设计团队与德国公司进行了反复交流,协助德国建筑师根据德国HOAI等法规完成建筑报批等工作。



施工图设计完成后,在集团领导丁洁民、王健、汤朔宁、吴长福、曾群等,建筑设计一院万月荣、刘毅、包顺强等,以及都市院谢振宇、徐甘等领导关心和支持下,先后派设计代表6人前往工地,均为参与设计的骨干,为该工程实现高完成度奠定了有力基础。



在建期间,集团高度重视该项目的建设,多次前往工地视察。李振宇前往工地听取建设方意见;王志军在工程进展关键时期,利用假期担任设计代表,现场解决工程设计中业主方、总包方、分包方等提出的建筑工程问题,通过现场设计,调整和完善室内设计、声像系统、景观设计,组织细部设计,策划并整合艺术创作与室内空间,与德国多个分包方进行了技术交流、谈判和工程落实。在回国后,继续主持技术维护工作直至工程竣工。



驻慕尼黑总领馆馆舍新建工程,是同济设计在欧洲发达国家完成的第一个新建项目,具有较大的影响力,也为同济设计在海外的工程设计与建设项目画上了重重一笔。




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馆舍新建工程设计组主要成员:

总设计负责人:王志军,李振宇;

结构与机电设计负责人:万月荣,刘毅;

建筑方案设计:李振宇,王志军;

建筑初步、施工图、室内设计、驻工地负责人:王志军;

建筑设计:张子岩,卢斌,唐可清等;

结构与机电设计:陈星,施锦岳,陈水顺,徐畅慧,张心刚;

驻工地设计代表:戴嘉琦,张子岩,陈星,徐畅慧、吴任远、王志军(按驻工地顺序);

德国配合设计单位:Obermeyer公司,Alexander Over。


本文转载自“ 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”公众号



  点击“阅读原文”查看更多往期内容。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